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2:30 点击次数:144
前言:
2013年,刘思齐来到板仓祭奠亲人,这一年她83岁,毛岸英也离开人世60多年了。虽已到耄耋之年,但刘思齐的步伐依然稳健,精神振奋。就在刘思齐到达板仓后不久,一些慕名的记者也闻讯赶到了这里,他们对刘思齐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。
毛主席(左)、毛岸英(中)、刘思齐(右)
记者送给刘思齐一本记述毛、杨、向三家亲密关系的《亲情录》一书,刘思齐高兴地翻开书仔细阅读,当看到1950年毛岸英回长沙代父省亲和亲人们的合影时,刘思齐的泪水从眼角中缓缓流出。
紧接着,刘思齐就向众人讲起了她与毛岸英的故事,并透露出毛岸英在赴朝前留下遗嘱的细节:“临行前,岸英让我小心江青……”
毛主席认刘思齐为干女儿,毛岸英和刘思齐情定西柏坡
说起毛主席和毛岸英,刘思齐老人总是满眼婆娑。
初遇毛主席的时候,刘思齐还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,当时她在台上的话剧中扮演一对被捕地下党员的女儿,她出色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不少观众的掌声,也引起了在场观看的毛主席的注意。
毛主席和刘思齐
毛主席问身边人的工作人员:“这是谁家的孩子?”有人告诉毛主席她是张文秋和刘谦初的女儿。毛主席与张文秋可是老朋友了,他们早在1927年武汉农民运动中就认识了,那时张文秋还经常到毛主席的家中做客。
在张文秋和刘谦初结婚刚3天,刘谦初就随军赶赴前线了,张文秋在白色恐怖之中挣扎。直到1929年,这两个失联已久的夫妻才见了面。但团聚不过两个月,刘谦初又奉中央之命到青岛组织六家纱厂总罢工,张文秋和刘谦初双双被捕。
山东省委极力营救,最终只能营救出已经怀孕的张文秋,刘谦初为未出世的孩子取名叫“思齐”,想念齐鲁,思念故土的意思。在刘谦初被关押了两年后,不幸被杀害,当时刘思齐只有1岁。失去父亲的刘思齐母亲独自抚养长大,直到7岁的时候,她才有了第二个父亲陈振亚。
得知思齐就是张文秋的女儿,毛主席心疼地抱起她,并认她做干女儿。只有8岁的刘思齐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的感受并不清晰,她只在朦胧的记忆中觉得毛主席当时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伯伯,他轻言细语,笑容可掬。
邵华(左)、刘思齐(右)
可刘思齐的人生多坎坷,在第二年,父亲陈振亚在途经乌鲁木齐的时候,被当地军阀杀害,她和母亲被关进监狱长达4年之久,直到1946年才返回延安。此时刘思齐已经16岁,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。
回到延安的第二天,刘思齐便第二次见到了那个和蔼可亲的伯伯,毛主席。刘思齐再也没有了8岁时候的天真,变得有些害羞。当毛主席与张文秋叙旧的时候,刘思齐害羞地钻到张文秋的背后,不愿露脸。
毛主席问张文秋:“你回来真的是不容易,思齐呢,我怎么没见她?”张文秋笑了,把站在她身后的女儿拉到毛主席跟前。毛主席看着变了样的刘思齐说:“七八年不见,思齐长成大人了嘛,我都认不出你了,你还是我的干女儿呢,记得吗?”刘思齐小声地说记得,十分羞涩。
回到延安后,刘思齐就见到了毛岸英,那时毛岸英24岁,她16岁,毛岸英在生活上十分照顾瘦弱的刘思齐,所以刘思齐把毛岸英当成大哥哥,双方的印象还不错。
毛主席和毛岸英、刘思齐、李讷的合影
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第二次见面是在西柏坡,并在这里结下了美好的情缘。
1948年,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经历了一年多的艰苦转战,来到了晋绥解放区西柏坡。一天,刘思齐到西柏坡看望毛主席,一进院子就看到毛主席正和毛岸英在聊天。
刘思齐走上前亲热地喊了毛主席一声“爸爸”,毛主席眼睛高兴地眯成一条缝,说:“思齐啊,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?”然后比了比刘思齐的个头,幽默地说:“长得真快呀,上次见你时还是一个细妹子呢!”
一旁的毛岸英见着刘思齐一下子愣了神,便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。就在这时,刘思齐喊了一声“岸英哥”毛岸英才缓过神来。
毛岸英和刘思齐
这次来西柏坡,刘思齐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月,与毛岸英的接触时间更长。在相处中,毛岸英发现刘思齐的理论不感兴趣,便想培养她学习理论的兴趣。刘思齐也非常愿意接受来自毛岸英的教导。
就这样,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,谈起了恋爱。在刘思齐离开西柏坡后,她与毛岸英分开了,为了缓解思念,他们时常通信,毛岸英经常向刘思齐坦白自己的缺点,再三要求刘思齐慎重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刘思齐怎么也不会想到,她和毛岸英的恋情早就被长辈们知晓。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,他们的婚事已经被双方家长在西柏坡定了下来。
得知消息后,毛岸英迫不及待地找到父亲,提出结婚的想法。不过,毛主席也并没有直接答应,而是希望等刘思齐十八岁以后再结婚。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,毛岸英表示听从教诲,便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。
毛主席和毛岸英
短暂的一年婚姻缘分,毛岸英瞒妻赴朝留下最后遗嘱
1949年进入北京后,刘思齐到了法定年龄,可以与毛岸英结婚了,他们在征得母亲张文秋的同意后,又去征得父亲毛主席的意见。既然刘思齐已经到了法定结婚年龄,毛主席自然也没有阻拦,很爽快地答应道:“我同意,你们准备怎么举办婚事呀?”
毛岸英与刘思齐对视一眼,他们早已商量好了,毛岸英说:“我们认为越简单越好,我们都有随身的衣服,也有现成的被褥,不用花钱买东西。”毛主席很满意地点点头,表示结婚是大事,可以不隆重但必须请亲朋好友吃顿饭,接受来自亲人朋友的祝福。
经过简单商量,刘思齐和毛岸英写出了一个邀请名单,交由父亲过目。名单上有邓颖超、蔡畅、康克清等人。毛主席看后提出,不能只请邓颖超,还要请周恩来,请了蔡畅还要请李富春等等。
毛主席和刘思齐、毛岸英
就这样,刘思齐与毛岸英在中南海举办了婚礼。刘思齐结婚当天穿的上衣是灯芯绒布的,下衣是半新的,只有鞋是新买的,而毛岸英当天穿的是平时工作的衣服。晚上,刘思齐受到了来自长辈们的祝福,父亲毛主席也露出了少有的高兴,不胜酒力的他还频频敬酒。
宴会结束后,毛主席拿出带来的一件大衣,送给刘思齐当结婚礼物。毛主席对刘思齐说:“我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送给你们,这是我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时穿的。白天让岸英穿,晚上盖在被子上,你们俩都有份。”
刘思齐结婚后继续完成未结束的学业,毛岸英先后在中宣部等单位工作,并申请到北京机器总厂基层锻炼。
屈指算来,刘思齐在与毛岸英结婚的一年中,他们经常是聚少离多,刘思齐不是住校就是住院,不常回家;毛岸英则是去湖南、住工厂、出长差东跑西忙,很难见上一面,但是他们对对方的爱意从未削减半分。
刘思齐和毛岸英
1950年对刘思齐来说是极为难忘的一年,先是自己小病不断,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,后是毛岸英赴朝牺牲,新婚夫妇阴阳两隔。
这一年,刘思齐在8月份做了扁桃体手术,原本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术,休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。但是遇上了大出血,咳血痰。当时毛岸英随着李克农去苏联出差,不在身旁,只有毛远志在刘思齐身旁照顾。
这一年国庆前夕,天安门排练队形,准备参加国庆游行,休息时刘思齐感到一阵饥饿。她想到,在母亲张文秋工作好的地方有一个小饭馆,便在那里吃了碗头肉丝面。训练结束后,刘思齐回到中南海便感觉肚子疼,头上沁出了冷汗。
在刘思齐将要疼得昏厥的时候,她的妹妹邵华叫来了保健医生,将她送去了医院。经过医生诊断,刘思齐得了急性阑尾炎,手术需要家属签字,但当时无人得知刘思齐生病,身边无亲人签字。就在这时候,医院院长兼妇科主任站出来镇场,刘思齐的手术在无人签字的情况下开始了。
刘思齐
直到10月1日,毛岸英才得知消息赶到了医院,他向刘思齐解释说是去出差了,但没有待多长时间便离开了。又过了4天,刘思齐才再次见到毛岸英,中途一个电话也没有,一向温柔贤惠的刘思齐也不禁生了气。
毛岸英在刘思齐床边一个劲地道歉,道歉之后又说明天要出差。刘思齐不满地问毛岸英:“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?明天是我们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。”毛岸英满脸愧疚,紧紧握着刘思齐的手沉默不语。
看到毛岸英诚恳的眼睛,刘思齐不忍心再责怪,而是主动谈起毛岸英出差的事情。毛岸英只是说:“这次出差可能时间长一些,所以急忙来告诉你。”自结婚后,刘思齐就很少与毛岸英团聚,知道他做的都是组织上安排的任务,需要保密,所以对于丈夫接二连三地出差,从来没有在意。
但这次,刘思齐禁不住问了句:“去哪?”毛岸英答道:“去很远很远的地方,可能通信不方便,到时候联系不上我你可别着急啊!”刘思齐继续问道:“那是一个什么地方?”毛岸英握紧她的手,安慰道:“这你就别问了。”过了一会儿,毛岸英又说:“你知不知道一个叫朝鲜半岛的地方?”
刘思齐和毛岸英
听到朝鲜,刘思齐心里一紧,最近朝鲜正在打仗,报纸上登的都是这些消息,广播里也是,刘思齐怎么会不知道,她忙问:“你,你问这干什么?”看到刘思齐惊疑的目光,毛岸英赶紧说:“我是想考一考你的政治,就是随便说说。”
刘思齐放下心来,起身为毛岸英倒了一杯热水,随便一瞥便看见毛岸英衣服上有块墨迹。毛岸英解释说上次坐飞机的时候不小心压坏了钢笔,刘思齐便把自己的派克笔送给了毛岸英。毛岸英欲言又止,看看手腕上的手表,笑着说:“把你的表也送给我吧,我的表坏了。”
就这样,刘思齐又将自己手腕上的表也送给了毛岸英。刘思齐发现,几天前还匆匆离开的丈夫,今天在医院待的时间分外长,感觉丈夫依依不舍。只听见毛岸英嘱托她说:“每个星期六去中南海看望一下爸爸,我不在的时候,你作为嫂子多多照顾岸青。”
最后毛岸英又说:“江青她只顾自己,根本不顾爸爸,同时你也要小心她!”
毛岸英
对于丈夫的嘱托,刘思齐都纷纷答应下来,毛岸英似乎做了很大的决定,从椅子上站起来说:“我该走了,好好照顾自己。”之后,刘思齐目送毛岸英离开,她心里或许有些疑惑,但她万万没有想到,毛岸英今天所说的话,成为了他生前最后的遗嘱。
无意得岸英入朝实情,毛主席告知牺牲噩耗
1953年,刘思齐与毛岸英已经分别了两年多,她的手中只接到了毛岸英一封信,之后便没有了任何消息。作为毛岸英的妻子,刘思齐没有一天不沉浸在思念的痛苦之中,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。
知道这年初,刘思齐无意中遇到了毛主席身边的摄影师侯波,侯波见到她,高兴地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说:“这是岸英入朝前找我拍的,我一直想送给你但是没有时间,今天正好你在,就给你吧!”
毛岸英
刘思齐震惊无比,毛岸英竟然去了朝鲜战场。看着照片上,岸英身着朝鲜人民军军装,站在雪地里威武的样子,刘思齐心头涌出一股自豪感,多少天忧虑的心情一扫而空。从此以后,刘思齐整日盼望着丈夫能够早日归来,不知多少次想象着迎接岸英回国的情景。
刘思齐一刻也没有忘记毛岸英临走时对她的嘱咐,每个星期六,刘思齐总会到中南海去看望毛主席,与毛主席共进晚餐;一有时间就去看望毛岸青,尽一尽大嫂的职责;对于江青,刘思齐秉持着随缘的心态。
现在刘思齐已经知道丈夫去了朝鲜,是在志愿军司令部做翻译工作,只是不知道还有什么特殊使命,到现在只写了一封信,但刘思齐知道,不该问的不问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,经常捧着丈夫送来的唯一家书反复读上好几遍。有时候她也不得不犯嘀咕,即便是通信再艰难,难道两年一封信也没有吗?每当想到这里,刘思齐就忍不住找母亲哭诉。张文秋心疼女儿,只能安慰道:“年轻人分离,要挺得住啊!”
刘思齐(右一)
终于在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后,朝鲜战争落下了帷幕,志愿军开始一批批得胜归来,刘思齐天天盼望着丈夫回国的消息。
又一个星期过去了,刘思齐依然没有收到毛岸英的消息,她郁闷地找毛主席谈心。毛主席看到刘思齐,露出了痛心的表情,欲言又止,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对刘思齐说:“朝鲜停战了,你听说了吗?”
“爸爸,这我听说了,作为志愿军家属,我早就盼着这一天。”刘思齐显得有点激动。接着毛主席循序渐进地说:“思齐啊,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,这里头也包括我们的亲人,就像你的父亲和岸英的母亲。”
刘思齐以为父亲又想开慧妈妈了,想要出言安慰,没有想到毛主席接下来的话,让她的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。毛主席用沉重的语气说道:“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生离死别,谁又能逃得过呢?再好的夫妻也有分别的那天,但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,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。”
毛主席
听到这里刘思齐的心脏已经在猛烈收缩,她越听越不对劲,她不敢往下想,一直听到毛主席说出了那句令人窒息的话:“岸英他已经牺牲了三年了。”
刘思齐的大脑一片空白,巨大的刺激让她完全缓不过气来,当对上父亲同样悲伤的脸时,刘思齐再也忍不住扑到了父亲的怀里痛哭起来。父女俩一起痛哭,身体也跟着颤抖,很长时间都不能平复破碎的心情。
直到李银桥过来安慰,刘思齐才缓缓站起身,对毛主席说:“爸爸,你要保重身体,我再也不哭了。”之后便离开了中南海。待刘思齐缓过神来,她已经走回了家,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岸英离开前叮嘱她的话。
她知道,岸英再也回不来了,与岸英幸福的婚姻仅维系了一年,便在无声无息中暂停了。
刘思齐老人
2013年,83岁的刘思齐来到板仓祭奠,因为在杨开慧妈妈的墓旁新增了一座毛岸英衣冠冢。尽管在毛岸英去世后,刘思齐多次赴朝祭奠,但她仍旧不能放下岸英。现在她虽已老去,没有精力远赴朝鲜,可对岸英的思念还在,只有到板仓祭奠,才能使她的心灵得到最大的安慰。
